導航:首頁 > 培訓大全 > 心血管疾病臨床防治知識培訓的重要性

心血管疾病臨床防治知識培訓的重要性

發布時間:2021-11-07 03:41:48

① 預防心血管疾病什麼最重要

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最重要的是改善生活方式,比如適度的運動,控制飲食,減輕體重啊!

② 心血管病防治

一、認識自身存在的心血管病危險因素,實行自我保健,對自己的健康負責。

二、保持良好心態,積極地適應社會發展與變革,心有朝霞,胸懷開闊。

三、積極參加日常生活中的勞動,參加健身運動,維持良好的血液循環,以減緩肌肉萎縮,防止肥胖,增強心臟功能。

以心率為例,如按70次/分,如果經過運動鍛煉可以減到60次/分,表面看也許與以前沒什麼差別,只減少了10次心跳;可是在一年間,就減少了550萬次心跳。健身鍛煉有益心臟健康,最有益的鍛煉項目是大步行走。身體的局部鍛煉(如啞鈴、拉簧)則對心臟無甚益處。

四、戒除不良嗜好與不衛生習慣,保持健康生活規律與方式,有個人的文化興趣愛好。

五、堅持低脂膳食,改變高脂肪飲食習慣。

據某大城市對330萬居民飲食習慣調查,近20年來,糧食、薯類、豆類食物從以往佔三分之二,下降至佔三分之一;而肉類和油脂食品上升近10倍,每人每天平均攝入食物油83克,遠遠超過了正常需要25~35克的水平。

六、飲食多樣化,保持體內酸鹼平衡。

正常人的血液呈弱鹼性,其pH值7.35~7.45,可保持血管柔軟。如果飲食中酸性食物過多,鹼性食物太少,會破壞體內酸鹼平衡。

食物的酸鹼性與其口感味道截然不同。食物在體內消化分解後,含鈉、鉀、鈣元素多的食物稱為鹼性食物,如豆類、奶類、蛋清、水果、蔬菜、海帶、茶葉等等;酸性食物,如麵粉、大米、肉類、糖、禽、魚蝦等等。

七、每天喝奶,可以補鈣。牛奶中所含鈣質最適宜吸收利用。

八、人們對鹽的敏感性不同,有的人對鹽敏感,吃得咸,血壓升高;有的人對鹽不敏感,即使吃得咸血壓也不升高。總的來看,還是吃得淡些有益心臟和血管。

九、每年做體格檢查,得到健康指導,也利於早期發現病患。

多種慢性疾病,都是從健康向疾病的逐步轉化發生的,難於早期自覺發現。例如高血壓,約70%的人是在健康體檢時才被發現的。

體檢中發現的高血壓、高脂血症、高膽固醇血症、動脈粥樣硬化、糖尿病、心臟功能減弱等容易引發冠心病,採取個體化治療,是可以恢復和控制的,動脈粥樣硬化也是可以消退的。對於有心血管病家族史的35歲以上的人,應提早預防。

十、接種適宜的疫苗,對於體弱者及老年人,還應接種肺炎疫苗、流感疫苗,以及國內外在研製中的感冒疫苗、SARS疫苗,增強免疫能力,預防多種感染,保護心臟和血管,減少心血管疾病危害。
心腦血管疾病是一種致殘率高的疾病。一旦得上這類疾病,自己很難生活自理,給家庭造成很大的經濟負擔和心理壓力。病人自己也常常因為拖累了家人,心情不暢,反而影響了疾病的治療。 對於心腦血管疾病,無論是從經濟角度、家庭角度,還是從健康角度來講,唯有預防才是萬全之策,高明之舉。早一日預防,早一點安心。
尤其是以下人群更應當引起高度重視,需要立刻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1) 機關幹部、企事業領導、知識分子等。 由於他們每天壓力過大,精神緊張,導致人體神經失調,新陳代謝發生紊亂;主要器官功能失去平衡,易造成動脈硬化,從而引起冠心病和腦血栓。

(2) 煙酒過度、生活無規律者。他們較易造成血管痙攣,血流不暢,往往過早患心腦血管疾病。

(3) 肥胖及飲食不科學者。他們往往營養過剩,使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過高。

(4) 40歲以上者,尤其是有頭暈目眩、心慌氣短、記憶力衰退、四肢麻木、聽力和視力下降等症狀的中老年朋友。

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秘訣在於「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少吃食鹽和心理平衡」等。魚油的誕生使心腦血管疾病預防得到了可靠的保證。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應當養成如下良好的生活習慣。

(一)合理膳食

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的生活質量不斷改善。但是有許多人的飲食並不科學,以為大魚大肉就是生活質量的提高,其實不然。人的健康狀況不同,飲食也應當有所不同。建議心腦血管病人養成以下飲食習慣。

1、增加纖維膳食
膳食中纖維有降低血清膽固醇濃度的作用。膳食纖維含量豐富的食物主要是粗雜糧、米糠、麥麩、干豆類、海帶、蔬菜、水果等,每日攝入纖維量35克—45克為宜。具有降脂功能的常見食品還有洋蔥、大蒜、香菇、木耳、芹菜等。

2、多吃魚和魚油
魚油具有明顯的調節血脂功能,能夠預防動脈硬化。大量攝取富含ω-3的魚油可對心血管疾病有積極的預防作用。國際營養組織建議:人們每天攝取2500千卡的能量,相應的應該攝取0.6—1克以EPA和DHA形式存在的ω-3脂肪酸。拿國貨精品鴻洋神中老年型魚油為例,每天必須至少服用3—5粒700mg含量為30%的魚油膠丸,才能保證人體的基本需要。

3、多吃豆製品
大豆裡面富含多種人體所必須的磷脂。常吃豆腐、豆芽、豆腐乾、豆油等豆製品有益於人體健康,能夠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4、此外應該適當減少脂肪和膽固醇的攝取量
脂肪攝入應嚴格限制在每日不超過30克或占總熱量的15%以下。膽固醇攝入量每日應該控制在200毫克—300毫克以下為宜。盡量避免食用高膽固醇食品,如動物的腦子、脊髓、內臟、蛋黃、貝殼類(如:蚌)、軟體類(如魷魚、墨魚、魚子)。

(二)科學生活

1、加強體育運動 每天堅持運動1小時,活動時心率以不超過170與年齡之差,或以身體微汗,不感到疲勞,運動後自感身體輕松為准,每周堅持活動不少於5天,持之以恆。

2、戒煙限酒 長期吸煙酗酒可干擾血脂代謝,使血脂升高。

3、避免精神緊張 情緒激動、失眠、過度勞累、生活無規律、焦慮、抑鬱,這些因素可使脂代謝紊亂。中老年人不要長期打麻將、下棋,保持心平氣和,盡量少生氣。

(三)盡量少服用干擾脂代謝的葯物

如β受體阻滯劑、心得安、利尿劑、雙氫克尿塞、速尿、類固醇激素等,均可使血脂升高。

(四)積極治療影響血脂代謝的有關疾病

如糖尿病、甲狀腺功能減退、腎病綜合征、酒精中毒、胰腺炎、紅斑狼瘡等,均可干擾脂代謝。

(五)定期體檢

45歲以上中年人、肥胖者、有高脂血症家族史者、經常參加吃喝應酬者、高度精神緊張工作者,都屬高危對象,應定期(至少每年一次)檢查血脂、血壓等指標。

心血管病的自我保健

參考資料:直到

③ 開展心血管疾病健康知識講座有什麼意義

可以針對性的提防心血管病的發作,以及發病後更好的及時治療。提高安全意識,保障生命。

④ 怎樣預防心血管疾病

專家介紹,心腦血管疾病均屬於可以預防的疾病,這要從導致疾病的幾大危險因素入手,學五招把心血管病擋在門外

應結合自身情況,合理調整生活方式,保證環保,健康飲食,戒煙限酒,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

同時還提醒大家加強體育鍛煉,增強抵抗力,並定期進行體檢。建議每年至少體檢一次,以防病為主,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⑤ 為什麼要預防心血管疾病

我們身體的血管猶如四通八達的公路系統,日復一日的承擔著運輸氧氣和養分的責任和重擔,我們需要耐心的使用,並且精心的養護好它。

1.首先重新認識心血管系統

⑥ 心血管疾病的危害及其預防措施

心血管疾病對身體的危害很多,對於心血管疾病在最初的表現,大部分都是會出現活動後的乏力,心悸,嚴重一些的會出現活動後的胸悶,胸痛,再有一些事比較嚴重的,比如說急性的心衰發作,會出現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端坐呼吸,再就是有可能會出現雙下肢水腫,胸水,腹水,另外出現心源性休克,以及惡性心律失常,還會出現頭暈,意識喪失的症狀。

日常預防心血管疾病的方法:

  1. 營養均衡,應根據身體需要補充營養物質;

  2. 所攝入的食物需與其營養供應和熱量消耗相平衡,避免過於肥胖。對此,應控製糖類和脂類的攝入,以免血糖、血脂等過高。

  3. 心血管疾病者不能吃的太咸;

  4. 低脂飲食,肥肉、五花肉、黃豆燉豬腳、魷魚、動物內臟要盡量少吃;

  5. 油盡量用植物油,比如花生油、橄欖油、亞麻籽油等。

  6. 適當的運動,像老年人建議輕運動,包括散步、打太極拳,每天1小時分次進行,根據個體病情和身體狀況進行;

  7. 需注意控制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

  8. 平時可多吃西洋參:保護心血管系統

  9. 吃大豆卵磷脂:卵磷脂可以乳化、分解油脂,能將附著在血管壁上的膽固醇和脂肪乳化成微 粒子,使之溶於血液中運回肝臟而被代謝。起到軟化血管、改善血清脂質,清除過氧化物,預防心血管疾病。

⑦ 心血管疾病如何預防

預防四大危險因素
身體超重
過多攝入飽和脂肪酸及多不飽和脂肪酸,可導致超重與高血壓。研究表明,體重指數與血壓呈正相關,體重每相差10千克,收縮壓相差約3.0毫米汞柱(0.4千帕),舒張壓相差約2.2毫米汞柱(0.29千帕),而高血壓已知是心血管病的重要危險因素。有研究對11萬余名女性進行長達16年的隨訪,發現肥胖與超重均為缺血性腦血管病的危險因素。膳食中飽和脂肪酸及鈉攝入與腦卒中呈正相關,是人群腦卒中病死率的主要決定因素。一般而言,脂肪攝入每天不超過50克為宜,且飽和脂肪酸所佔比例不宜過高。
蛋白質缺乏
曾經有調查表明,日本本土人群比美國夏威夷移民人群患腦卒中的比率高3倍,兩組人群血壓水平無顯著差異,但夏威夷人群動物蛋白攝入顯著高於日本本土人群,且發現動物蛋白與腦卒中呈負相關,動物蛋白可以抑制腦卒中的發生。但過多蛋白質攝入也導致過量脂肪攝入,並加重腎臟負擔。老年人每天每千克體重攝入蛋白質1.2-1.5克為宜,其中至少有1/3為優質蛋白質,如魚、蛋、奶類、瘦肉、豆製品,食用魚類蛋白、大豆蛋白可使腦卒中發病率降低。
缺乏膳食纖維
美國學者曾經對30681名美國健康男性調查4年,綜合所有營養因素分析發現,只有膳食纖維與高血壓呈負相關,即增加膳食纖維攝入可預防高血壓。有報道,增加每天水果、蔬菜攝入量可降低發生腦卒中的危險性。提倡多食用谷類食物,少食用甜食、糖果,多吃粗雜糧、蔬菜、水果等含膳食纖維較高的食物。
鹽的危害
高血壓為心血管病第一危險因素,在中國高血壓患病率,北方高於南方。全國高血壓患病率最高的是西藏、北京、內蒙古、河北、天津;最低的是海南。高血壓和食鹽攝入量關系密切,攝入量越高,人群收縮壓、舒張壓水平就越高。與每天食鹽攝入量小於6克者相比,每天吃鹽大於等於12克的人患高血壓的風險增高14%,大於等於18克的人患高血壓的風險增高27%。中國居民每天食鹽攝入量普遍較大,平均在15-16克,尤其是北方居民口味「重」,對高血壓的預防非常不利。諾貝爾獎得主——伊格納羅教授自稱「有一顆年輕的心臟」,他除了強調運動的作用外,還曾特別提及在他的廚房中沒有食鹽,這一點給人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1克食鹽也就是一個牙膏蓋的量,6克食鹽加起來並沒有多少。從心血管病預防角度來說,人們的飲食還是要盡量清淡一些,逐漸減少食鹽用量,直到不特別在食物中加鹽。
合理膳食
在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中,合理膳食是十分重要的,患者在飲食上要嚴格注意以下幾點:
1.控制膽固醇的攝入量。研究證明,高膽固醇的人,冠心病的發病率比正常人高5倍。因此,心血管疾病患者應少吃動物腦髓、內臟、蛋黃、蟹黃等膽固醇高的食物。
2.控制脂肪攝入的質與量。飽和脂肪酸能升高血膽固醇,多不飽和脂肪酸則能降低膽固醇,所以在膳食中要控制豬油、牛脂等飽和脂肪酸的攝入。
3.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維生素C可增加血管彈性,保護血管。
4.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膳食纖維能吸附膽固醇,阻止膽固醇被人體吸收。
5.限鹽。高鹽膳食可增加心血管病的發病率,有輕度高血壓或有高血壓家族史的人,食鹽攝入量應控制在每日5克以下,對血壓較高或合並心衰者,每日用鹽量以1~2克為宜。
6.少食多餐,切忌暴飲暴食,晚餐不宜吃得過飽,否則易誘發急性心肌梗塞。
科學生活
1.加強體育運動每天堅持運動1小時,活動時心率以不超過170與年齡之差,或以身體微汗,不感到疲勞,運動後自感身體輕松為准,每周堅持活動不少於5天,持之以恆。
2.戒煙限酒長期吸煙酗酒可干擾血脂代謝,使血脂升高。
3.避免精神緊張情緒激動、失眠、過度勞累、生活無規律、焦慮、抑鬱,這些因素可使脂代謝紊亂。中老年人不要長期打麻將、下棋,保持心平氣和,盡量少生氣。盡量少服用干擾脂代謝的葯物如β受體阻滯劑、心得安、利尿劑、雙氫克尿塞、速尿、類固醇激素等,均可使血脂升高。積極治療影響血脂代謝的有關疾病如糖尿病、甲狀腺功能減退、腎病綜合征、酒精中毒、胰腺炎、紅斑狼瘡等,均可干擾脂代謝。
定期體檢
45歲以上中年人、肥胖者、有高脂血症家族史者、經常參加吃喝應酬者、高度精神緊張工作者,都屬高危對象,應定期(至少每年一次)檢查血脂、血壓等指標。

⑧ 學習和掌握有關心血管活動體液調節的知識對治療心血管疾病有何指導意義

病情分析:鼻炎不能根治。治療鼻炎目前最常見的就是葯物、手術等治療方法。平時防止感冒,可以有效減少鼻炎發作的機率。指導意見:鼻炎不能根治,容易反復發作,除了葯物、手術等治療方法外,建議嘗試鹽水洗鼻的方法這個方法不用葯物,沒有副作用。對慢性鼻炎、鼻竇炎、過敏性鼻炎的治療效果都不錯,鹽水的濃度、溫度、操作方法掌握好了,可緩解症狀,消除炎症,堅持使用可以有效的防止復發

⑨ 心血管疾病的治療的分期和目的是什麼

一治療的分期和目的

(一)Ⅰ期康復

此期康復主要針對住院的高危患者,如急性心肌梗死2周以內,CABG或PTCA術後早期,生命體征穩定,無明顯心絞痛,安靜心率<110次/分,無心衰嚴重心律失常和心源性休克,血壓基本正常,體溫正常的冠心病患者對於不穩定性心絞痛,血流動力學不穩定,包括高血壓控制不好血壓波動幅度較大,嚴重心律失常,急性心衰或心源性休克,有嚴重合並症,包括體溫超過38℃,急性心肌炎或心包炎,未控制的糖尿病血栓或栓塞,新近發生的心電圖心肌缺血改變,患者不理解或不合作者不適宜此期治療

此期的作業治療目的:主要是通過適當活動,減少或消除患者絕對卧床休息所帶來的不利影響,讓患者逐漸適應和恢復日常功能活動康復治療的目標達到低水平運動試驗陰性,或可以按正常節奏連續行走200m或上下1~2層樓而無症狀和體征,運動能力達到2~3METs

(二)Ⅱ期康復

從患者出院開始,至病情穩定性完全建立為止,時間為5~6周主要為中低危患者,如運動能力達到3METs以上病情穩定的心肌梗死,冠狀動脈分流術後和冠狀動脈腔內成形術後,勞力性心絞痛,心律失常,心臟移植術後患者禁忌證與Ⅰ期相似Ⅱ期康復是基於心肌梗死瘢痕形成需要6周左右的時間,而在心肌瘢痕形成之前,患者病情仍然有惡化的可能性,進行較大強度的運動的危險性較大因此,患者此期的作業治療目的主要是要保持適當的體力活動,逐步適應家庭活動,等待病情完全穩定,准備進入Ⅲ期康復康復治療的目標為:逐步恢復一般日常生活活動的能力,包括輕度家務勞動娛樂活動等,運動能力達到4~6METs,提高生活質量,對體力活動沒有更高要求的患者可停留在此期

(三)Ⅲ期康復

前2期的康復治療,使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為此期康復奠定了基礎Ⅲ期康復主要是針對病情處於長期較穩定狀態的冠心病患者,包括陳舊性心肌梗塞穩定性心絞痛隱性冠心病冠狀動脈分流術和腔內成型術後心臟移植術後安裝起搏器後高血壓患者,過去被列為禁忌證的一些情況,如病情穩定的心功能衰竭室壁瘤等,現正在被逐步列入適應證的范疇

絕對禁忌證主要為:臨床情況不穩定的患者,包括未控制的心力衰竭或急性心衰,血液動力學不穩定的嚴重心律失常,不穩定型或增劇型心絞痛,急性心包炎,心肌炎,心內膜炎,嚴重而未控制的高血壓(安靜血壓>29/15kPa),急性肺動脈栓塞或梗塞肺水腫,全身急性炎症發熱傳染病和下肢功能障礙,確診或懷疑主動脈瘤,嚴重主動脈瓣狹窄或主動脈瓣下狹窄(壓力階差>50mmHg),血栓性脈管炎或心臟血栓,精神疾病發作期間或嚴重神經官能症康復程序一般為2~3個月,自我康復鍛煉應該持續終生

此期康復治療,以物理治療的有氧運動訓練為主,康復治療機制一般認為是運動訓練可以產生外周骨骼肌和自主神經系統的適應性改變,從而相對改善外周和中心血液動力學和心功能,提高人體的運動能力此外,有氧運動可改善冠心病的危險因素,控制血壓血脂血糖,改善糖耐量,改善前列腺素/血栓素的失衡,改善心理狀態患者通過訓練後,臨床症狀明顯改善,一定強度運動時的心率和血壓相對降低,心輸出量減少,心肌耗氧量降低,最大的運動能力相應提高作業治療的目標在於:鞏固Ⅱ期康復成果,控制危險因素,改善或提高體力活動能力和心血管功能,恢復發病前的生活和工作狀態

作業治療最終幫助患者選擇合適的康復目標,充分認識自我身體和心理的健康狀態,採取安全有效的健康行為模式,建立患者恢復正常活動功能的自信,克服疾病帶來的痛苦和困惑,使患者以最佳狀態適應疾病和預防疾病的復發,達到最大程度的生活自理

⑩ 心血管疾病的主要預防措施

一、首先要了解心血管疾病的一般常識可以通過有關書籍了解 二、飲食:心血管系統疾病主張低鹽、低脂、高纖維素飲食,多吃新鮮蔬菜,合並糖尿病者應嚴格糖尿病飲食。關於食鹽的攝入量:輕度高血壓患者每日5~7克,中、重度患者每日3克以下;輕度心力衰竭患者每日5克以下,中度2.5克以下,重度1克以下甚至禁用。

三、工作與生活安排:根據年齡、體力、
疾病具體情況妥善安排體育運動及日常生活,避免過度腦力緊張及體力活動,保證足夠睡眠休息時間,勞逸結合,有利於神經和血液循環功能,提高運動耐量,肥胖者可減輕體重。但心絞痛、
急性心肌梗塞、重症高血壓、心律失常等未控制者應限制活動。

四、血壓監測:心血管疾病血壓監測十分重要,尤其是高血壓患者更應重視,
至少每周測量一次。要注意血壓的晝夜及生理性變化規律,不同肢體測量值有差別,
一般以右上臂為准,測量前應消除精神緊張,休息10-15分鍾後測定。盡量定時定人測量,學會正確的測量方法及測量結果的判斷,並做好血壓及相應病情變化記錄。

五、戒煙、酒:嗜煙、酗酒是本地區常見不良嗜好,它與高血壓、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疾病,尤其與猝死性冠心病密切相關。戒除後發病危險性明顯減小,
是一種有效的預防措施。

六、心理保健:心血管病多為慢性疾患,病程較長,可出現多種並發症,
對生活質量有不同程度的影響。要正確認識疾病樹立樂觀主義人生觀,切忌焦躁、緊張、悲觀,
增強與疾病作斗爭的決心與信心。

閱讀全文

與心血管疾病臨床防治知識培訓的重要性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牆紙品牌營銷策劃機構 瀏覽:34
夏季存款營銷方案 瀏覽:568
陌陌前期推廣方案 瀏覽:379
地方春節文藝晚會策劃方案 瀏覽:782
聯通網格五一促銷方案 瀏覽:699
市場營銷實習鑒定表 瀏覽:689
美國研究生市場營銷錄取 瀏覽:620
市場營銷目錄 瀏覽:296
企業人才培訓方案 瀏覽:796
普通話推廣活動方案 瀏覽:85
瑞士市場營銷專業 瀏覽:545
靖西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490
網路營銷的形式有什麼 瀏覽:13
培訓班雙十二活動方案 瀏覽:828
鍾震講網路營銷 瀏覽:138
全國2009年7月自考電子商務法概論答案 瀏覽:55
深圳網路營銷招聘 瀏覽:316
中國十九冶電子商務平台 瀏覽:20
網路營銷實務網路課程心得 瀏覽:814
市場營銷蛋糕店ppt 瀏覽: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