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培訓班無證
培訓資質不是那麼容易拿到的,需要各種證書和時間來完成,一般教育部不會查。樓主要麼就好好辦下去,要和學校搞好關系,跟領導吃吃飯送點東西套近乎。實在不行等查了再說吧。已經開始了未必這么輕易放棄?
⑵ 舉報一個無證無照的教育機構應該去哪些部門舉報
根本沒有地方舉報,沒人管!去教育局,教育局推脫踢皮球到工商局,去工商局告訴你這是教育局管的,來回推脫。我們當地幾百家無證無照教育機構沒人管!
⑶ 無證開輔導班會有什麼後果
一般的是撤銷並沒收違法所得等。
《教育行政處罰暫行實施辦法》第十二條違反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舉辦學校或其他教育機構的,由教育行政部門予以撤銷;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開辦正規的課外培訓學校,需要經過相關部門的審批。不僅要有教育部門頒發的辦學許可,還要在民政部門進行登記,辦理組織機構代碼證,此外還要有稅務登記,課程的收費標准,要在物價部門進行備案。
這種「機構」違反了國家關於單位或個人從事市場經濟活動必須取得相關資質和營業執照的有關規定,形成了實際意義上的無照經營。
據了解,正規的民辦教育輔導機構必須持有區(縣)教育部門頒發的《民辦學校辦學許可證》,教師總數不能少於6人,並持有教師資格證。教學場所不得少於200平方米,注冊資金不少於10萬元人民幣。另外,正在籌備中的教育輔導機構,籌備期間不得招生。
教育輔導機構辦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學校辦學許可證》之前,需向教育部門提供辦學場所的消防安全證明文件,如提供就餐,還需取得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頒發的《餐飲服務許可證》。
選擇校外輔導班時,一定要看該機構有沒有民辦學校辦學許可證,對於師資配備也應該做一些了解,最重要的是要尊重孩子的興趣和愛好,以此為基礎來選擇輔導班的種類。
⑷ 無證的輔導班合法嗎
不合抄法啊,無證辦輔導班的後果是撤銷並沒收違法所得。
根據《教育行政處罰暫行實施辦法》第十二條規定,違反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舉辦學校或其他教育機構的,由教育行政部門予以撤銷;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開辦正規的課外培訓學校,需要經過相關部門的審批。不僅要有教育部門頒發的辦學許可,還要在民政部門進行登記,辦理組織機構代碼證,此外還要有稅務登記,課程的收費標准,要在物價部門進行備案。
無證輔導班違反了國家關於單位或個人從事市場經濟活動必須取得相關資質和營業執照的有關規定,形成了實際意義上的無照經營。
⑸ 無證辦學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非法辦學:主要是看教學是否具有教育主管部門頒發的辦學許可證、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頒發的營業許執照。如果是涉及職業技能培訓,還需具有勞動主管部門頒發的許可證(資格證)。沒有齊備的證照,即可認定為非法辦學。
以上情況,根據非法辦學定義來說,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門沒有給這家私立學校發證,所以其是屬於非法辦學的。
對於無證的非法辦學可根據以下步驟進行投訴處理:
1.至當地教育局舉報該機構為非法辦學單位,教育局將按照《社會力量辦學管理條例》對其進行行政處罰或勒令結業
2.至當地工商局舉報該機構為非法辦學單位,工商局將根據無照經營或超范圍經營依法對其進行行政處罰或勒令歇業
3.至當地媒體曝光,將該機構的非法辦學事實向社會予以公示,並要求其退還非法所得
4.如同目前做的一樣,在網路上尋找幫助,可以人肉搜索這個培訓機構的非法行徑,這樣它真的就很出名了。
⑹ 校外培訓機構整治有哪些規定
8月23日報道,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關於規范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簡稱《意見》),針對當前校外培訓機構存在的有安全隱患、證照不全、超前培訓、超標培訓等突出問題,從規范校外培訓機構的關鍵環節入手,提出了一系列治理措施。
今年2月,教育部、民政部、人社部、工商總局等四部門聯合發出《關於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開展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行動的通知》,部署全面開展拉網式摸底排查,堅決治理一些校外培訓機構存在的「有安全隱患、無證無照、『應試』傾向、超綱教學」等群眾反映最強烈的突出問題。在已經有四部門部署專項治理的情況下,現在國務院辦公廳專門出台《意見》,其重要意義在於切實構建校外培訓機構規范發展的長效機制,落實專項治理的成果,避免專項治理變成「一陣風」。
這次國務院辦公廳出台《意見》,力圖解決專項治理發現的問題。比如,明確由省級教育部門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本地校外培訓機構設置的具體標准,省域內各地市差距大的,可授權地市級教育部門制定,並從場所條件、師資條件、管理條件三方面提出了基本要求。這對規范培訓市場的供給十分重要,因為如果標准設置過高,很多機構難以達到設置標准,培訓供給就有限,這就可能推高正規培訓機構的價格,而價格低的非正規培訓機構也會借機滋長,且游離在監管之外。
規范教育培訓機構,只是從供給端進行治理,這對緩解培訓熱會有一定作用,比如禁止培訓機構開展提前教學、超綱教學,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家長的焦慮。針對禁止提前教學、超綱教學,《意見》明確提出建立教育培訓機構備案制,有助於教育監管部門及時了解培訓內容,糾正提前教學、超前教學等問題。
應當看到,我國家庭的校外培訓需求,主要源於升學競爭之下家長對提高孩子競爭能力的渴求,而且這種需求普遍存在。成績好的學生在校內可能吃不飽,並想保持競爭優勢,因此要選擇校外培訓;成績差的學生在校內可能跟不上,也要選擇校外培訓。比如,每個假期都被學生作為「趕超」「逆襲」的機會,名義上是假期,但有的學生比上學時還累,很多學生的暑假生活都在培訓班度過。
⑺ 沒有證的培訓機構無證經營的培訓機構難道就沒有哪些部門能夠制約的嗎
目前來說都是需要有證經營的,如果你發現了無證經營的培訓機構,那麼你就可以去工商所進行反映的,如果情況屬實,那麼工商就能夠制約。
⑻ 《關於規范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要求先證後照進行審批,那有照無證的機構該如何整改
這個要看當在的教育部門整治力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