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保安員培訓法律 保安專業知識和技能情況
一法復律培訓
1、保安員首先制要知道《勞動保護法》有關內容,因為這關系自己的勞保情況。
2、保安員要掌握《治安管理處罰法》中有關條例,及其《刑法》、《民法》部分細節。因為在實務中,保安員的工作涉及他人的人身權力和財產權力等,例如不得非法拘禁、不得非法入侵民宅、不得非法搜身等等,說別的都是扯淡,學了這些才能保證工作中不侵犯他人權力,而自己處於主動地位。
3、《職業道德》培訓業很重要。
二、保安專業知識和技能情況
1、處理應急事件的能力
2、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
3、結合實際的工作能力
別的樓下說的很清了,我就不啰嗦了。
『貳』 如何培養法律職業能力
法律職業技能培養的方法
1.以體系化的講授奠定法律理論和知識基礎
法律教學方式以講解法律理論和注釋法律條文為主,這就決定了以知識傳授為主的教學是沿著立法的抽象思維的模式進行的,教育內容注重對較抽象的概念和原理加以闡釋和分
類。與大多數大陸法國家一樣,傳統上我國的法學教學方法也以講授方法為基本形式。體系化的講授是以教師在課堂上講授書本知識,直接向學生傳授某法律領域的原理、原則、概念、特徵、性質和具體規則等,有助於培養學生清晰的洞察力,扎實的理論功底,全面的基礎知識,較強的研究能力,對於掌握某一課程的知識體系而言,這種教學方式的優點不能抹殺。所以,講授方法對於現代法學教育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2.以實務為目標進行法律實踐能力培養
法律實踐教學的目的是以實務為目標,使學生通過角色模擬了解和掌握與法律實務有關的實體知識和程序規程,培養學生法律應用能力。從實務的角度觀察,無論辦理什麼法律業務,都需要綜合運用法律、法規、司法解釋、地方性法規、甚至地方及部委規章,需要對每一類業務劃分出不同的階段,每個階段可以劃分不同的步驟,每個步驟里又有許多的事項需要審查和辦理。想做好一項業務,這項業務需要幾個階段,每個階段有幾個步驟,每個步驟里有多少個注意事項,作為法律工作者都需要清楚。
比較法律理論教學和法律實務操作能力培養可以看出,體系化的講授是以課程為單位幫助學生掌握法律知識,但體系化的講授無法勝任對學生實務操作能力的培養,實務操作需要的知識不是以課程為單位的,實務操作需要綜合運用體系化的講授積累的知識和法律工作者的經驗。在體系化的學習之後,還需要進行實務操作能力的培養。由於我國法律人才培養過程中,忽視對學生從事法律職業必需的實踐技能的培養,導致學生在實踐操作能力上的缺陷,無法迅速適應法律實際工作的需要。
需要通過綜合的實踐訓練,加深對法律基本知識的理解,掌握實踐中所需基本的技能,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職業意識和習慣,使學生既要具備較高理論素養和豐富法律知識,又要具備較強操作技能,使其在走入社會以後能夠盡快適應實際工作。
『叄』 如何實施精準培訓,提高崗位技能
1、職業培訓的基本項目一般分為基本素質培訓、職業知識培訓、專業知識專與技能培訓和
社會實踐屬培訓。
(1)基本素質培訓包括文化知識、道德知識、法律知識、公共關系與社會知識、生產知識
與技能。這種培訓主要是培養熟練工,培訓的內容以基本素質培訓為主,並結合用人單
位的崗位設置及職業要求進行培訓;
(2)職業知識培訓包括職業基礎知識、職業指導、勞動安全與保護知識、社會保險知識等
。使求職者了解國家有關就業方針政策以及個人選擇職業的知識和方法;掌握求職技巧、
開業程序與相關政策;了解職業安全與勞動保護有關政策和知識;掌握社會保險方面的知
識和政策
『肆』 警察法律知識培訓心得體會咋寫
人民警察一個神聖而光榮的職業稱呼,擔負著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維護國家長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樂業,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以及促進經濟、社會、文化平穩有序發展的神聖使命。我是一個非公安院校畢業的學生,這次培訓對我的影響很大,使我更加清楚的認識到了人民警察的使命與職責。具體來說我有以下幾點收獲:
一、端正了思想,明確的入警動機。
我是非公安院校畢業生沒有公安基礎知識,最初選擇鐵路公安主要是為了解決就業。但是通過這次培訓純潔了我的入警動機,使我明白了人不能這么自私、狹隘,人民警察不僅是一種職業更是一種事業,責任重大值得我們用盡畢生心血而為之奮斗。
在以後的工作學習中我會以一名小學生的態度虛心的向各位前輩師哥和廣大的人民群眾學習,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原則和學習方法,不斷的增長自己的素質和能力,努力為我們警營增光。
二、完成了由學生到警察的角色轉變。
初任民警培訓時間雖短但是對我們的幫助卻很大,使我們由原來弱不禁風需要父母社會保護的雛鷹成長為了一名翱翔蒼穹錚錚鐵骨的大漠雄鷹,由一名天之驕子成長為一名除暴安良維護正義的人民警察。
三、深入學習了人民警察的基本素質和職業道德。
通過這次學習我深刻明白了思想政治素質作為人民警察的第一素質對於人民警察的重要性,它是人民警察素質的核心和靈魂。我們要在以後的工作中做到忠誠可靠,樹立「立警為公、執法為民」的思想,用人民警察職業道德來規范我們的思想和行為,強化警察意識,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科學文化素質是人民警察職業發展的豐厚底蘊。完善的知識結構、厚重的人文素養、終生學習的理念以及和諧的警民關系是人民警察克敵制勝的最終決定力量。
對公安業務和法律法規以及鐵路和高鐵知識的學習使我認識到堅持崗位練兵、苦練基本功、掌握嫻熟的執法技能和以「擒拿格鬥、警械使用、控制與解脫等」實用警技,夯實法學基礎注重法律實踐,是我們工作創新和創新工作方法力量之源。
良好的身體和心理素質是我們圓滿完成各項工作的基本前提,因此要在今後的工作學習和日常生活中加強鍛煉不斷提高自己良好的身體、心理素質,來適應不斷變化的復雜工作環境。
四、學會學習。
常言道:「師傅引進門修行靠個人。」學會「以人為師、以敵為師」 ,學會學習,學會如何在人民警察的職業道路上 不斷豐富提高自己是我這次培訓的又一重大收獲。 總之這次培訓使我看到的前進的方向和自身的不足,對 於我這么一個剛破殼的雛鷹來說受益匪淺、收獲頗豐,培訓 給我了以知識和信念,賦予了我騰飛的翅膀。常言道: 「是 雄鷹就要搏擊長空,是蛟龍就要攪起海底狂瀾。 」我會以此 次培訓為開端、為契機「立為國奉獻之志,立為民服務之志, 無愧於人民,無愧於時代,志存高遠,腳踏實地,為我們警 營,增光添彩」 。我相信「今天我們以鐵警為榮,明天鐵警 會以我們為榮! 」
『伍』 我是一位教師結合自身實際談如何提高專業技術人員依法行政意識和能力
(一)高度重視行政機關工作人員依法行政意識和能力的培養
1、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既是社會主義法治的精髓和靈魂,也是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監督的指導思想。包含著「依法治國、執法為民、公平正義、服務大局、黨的領導」五個方面的基本內涵。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是我國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實現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的思想基礎。只有以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為指導,才能進一步端正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執法思想,改進執法作風,確保實現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更好地擔當起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保障服務大局的重任。
2、提高運用法律手段解決問題的能力。政府及其工作部門的領導幹部要帶頭學法、尊法、守法、用法,努力提高憲法意識和法制觀念,嚴格遵守憲法、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行使權力不越權,履行職責不推諉,不斷增強依法執政和運用法律管理經濟和社會事務的本領。領導幹部要成為依法辦事的楷模和典範,把依法行政的觀念貫徹到政府工作的各個方面和全部過程。想問題、辦事情,都要先對照有關法律規定,做出重大決策都要事先進行合法性論證,防止發生與法律不一致的內容。
3、重視提拔善於用法律手段解決問題,推動發展的優秀幹部。由於依法行政水平的高低與對行政機關領導幹部的考評脫節,導致推進依法行政成了「軟約束」,一些部門的領導幹部不重視推進依法行政,不習慣運用法律手段推進科學發展。因此,必須加強對行政機關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依法行政情況的考核考評。建立健全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與領導能力相聯系,促進和保障依法行政的激勵機制,把是否認真學法、真心懂法、准確用法、自覺守法作為選拔幹部、考核政績的重要標准,重視提拔使用依法行政意識強,善於用法律手段解決問題、推動發展的優秀幹部,推動形成「依法行政者上,違法行政者下」的用人機制和導向。把依法行政能力的強弱和依法行政水平的高低,作為考核各地各部門領導能力的一項重要評價指標,引導行政機關領導幹部嚴格依法行政。
(二)推行依法行政情況考察和法律知識測試制度
1、建立和完善任職法律知識測試和依法行政情況考察制度。《意見》要求,擬任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部門領導職務的幹部,任職前要考察其掌握機關法律知識和依法行政情況。建立和完善任職前法律知識測試和依法行政情況考察制度,主要目的是將學法和用法結合起來,引導行政機關領導幹部結合實際工作,不斷提高運用法律手段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突出矛盾和問題的能力。完善該項制度,應當明確以下主要內容:
一是參加法律知識測試和依法行政情況考察的擬任領導幹部的范圍。
二是法律知識測試和依法行政考察的內容。主要包括法律基礎知識、依法行政知識的掌握情況,本人在依法行政方面的情況,對所任崗位涉及的重要法律制度的熟悉情況等。
三是測試和考察的方式。可採用調查、測評、開卷、和閉卷考試等形式。
四是測試和考察結果的使用。把測試和考察結果作為是否任職的重要依據,對測試和考察不合格的,不得任職或者暫緩任職。以保證這項制度得以實施,發揮作用。
2、建立健全公職人員錄用法律知識考試制度。主管部門要將法律知識作為錄用公職人員考試的重要內容,並適當增加法律知識在相關考試科目中的比重,凡進必考,把好「入口關」,從源頭上保證公職人員具備必要的法律知識,真正將那些具備法律知識,具有依法行政理念和能力的優秀人才吸收到行政執法隊伍中來。
擬從事行政執法、政府法制等工作的人員,更應當具備扎實的法律知識和良好的法律素養,必須通過專門的法律知識考試後持證上崗。
(三)建立法律知識學習培訓長效機制
1、完善領導幹部學法制度。要按照《意見》的要求,通過政府常務會議會前學法、法制講座等形式,組織學習憲法、通用法律知識和與履行職責相關的專門法律知識。區政府每年要舉辦2期領導幹部依法行政專題培訓講座。在學習內容上,領導幹部要認真學習憲法、黨中央有關加強民主法制建設的重要方針政策,管理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事務有關的法律法規,國家新頒布的重要法律法規,與本身工體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在學習方式上,要堅持政府常務會議學法制度、專題法制講座、集中培訓和自學法律制度,建立健全重大事項決策法律咨詢制度。把領導幹部法律素質和依法行政能力與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年度工作同考核。
2、強化依法行政知識培訓。
一是明確培訓內容。培訓內容課分為通用法律知識和專門法律知識兩大部分,並根據新形勢的要求及時更新。通用法律知識主要包括:黨中央有關推進依法治國的重要文件;有關領導依法治國、依法行政的重要講話;國務院出台的有關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的重要文件,例如《綱要》、《決定》、《意見》等依法行政的基本原理;憲法和規范共同行政行為的法律,包括行政訴訟法、行政許可法、行政監察法、行政強製法、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等法律法規。專門法律知識主要是與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履行職責有關的法律法規知識。
二是明確培訓的組織者。對通用法律知識培訓,由區司法局、政府法制辦制定規劃並具體組織實施。對專門法律知識培訓,由負責具體執法的行政機關自行組織。培訓學習情況必須進行嚴格考核。
三是採取有效的培訓方式。可採取自學與集中培訓相結合,以自學為主的方式,通過脫產培訓、舉辦領導幹部依法行政專題研討班和專題輔導講座、召開學習報告會等形式,充分利用廣播、電台、電視、政府區域網、單位網頁等媒體,進行分層次、多渠道的培訓,組織行政機關工作人員認真學習依法行政知識。
3、健全行政執法人員培訓制度。行政執法人員執法水平的高低直接關繫到能否實現行政管理的目標,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政府和人民群眾的關系。要解決好行政執法活動中存在的不執法、亂執法、粗暴執法、執法謀私等突出問題,必須定期組織對行政執法人員進行依法行政培訓,使他們能夠熟練掌握行政執法所依據的法律法規。各行政執法部門要健全行政執法人員培訓制度,嚴肅認真的組織安排培訓活動。要定期、不定期地進行考核,促使行政執法人員必學、愛學、勤學法律知識和業務技能,增強意識,提高工作能力。
(四)建立切實可行的依法行政責任追究機制
基層公務人員作為政府行政行為的直接實施者,如果不依法行政,就必須承擔相應的責任。要嚴格執行《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和《銅川市王益區人民政府行政問責暫行辦法》各項規定,嚴肅查處違反政治紀律和組織紀律,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為;嚴肅查處以權謀私、官商勾結、權錢交易的行為;嚴肅查處違法實施行政許可、行政處罰、行政強制等行為;嚴肅查處濫用權力或不作為、貽誤工作的行為。同時,通過依法界定行政執法職責、科學設定執法崗位、公開執法流程、清理並公布執法依據、評查執法案卷、考評執法效果、落實執法責任等措施,進一步規范行政執法行為,提高行政執法效能,維護經濟和社會秩序。
堅持「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健全對行政執法人員的錄用、辭退等制度,形成「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機制。將執法人員培訓考試成績、是否出現錯案和行政訴訟、敗訴案等情況列為年終考核的主要內容,通過激勵、競爭促使行政執法人員自找差距,自覺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
(五)加強執法監督,營造良好法治環境
加強案件指導,重視經驗推廣。由於執法實踐中的個案具有具體性、復雜性和可借鑒性等特點,其中的典型案例對提高辦案質量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因此,要定期組織案卷評比活動,將優秀案例匯編成冊加以推廣,相互借鑒執法中的成功經驗,集中集體智慧探討執法中遇到的難點問題。將法制監督工作貫穿於行政執法的全過程。通過制度規范,讓行政執法人員有壓力感和緊迫感,從而強化學習的自覺性和嚴格依法行政意識,切實履行好黨和政府賦予的神聖職責。要採取形式多樣、效果明顯、群眾樂於接受的方法,加強普法和法制宣傳,特別是要加大《行政復議法》的宣傳力度,積極開展「行政復議進農村(社區)」等活動,增強全社會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觀念和意識,積極引導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依法維護自身權益,逐步形成與建設法治政府相適應的良好社會氛圍,從而促使行政機關工作人員不斷增強法律意識、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
『陸』 幹部教育培訓內容以什麼為重點,並注重業務知識
幹部教育培訓必須堅持以理想信念、黨性修養、政治理論、政策法規、道德品行教育培訓為重點,並注重業務知識、科學人文素養等方面教育培訓,全面提高幹部素質和能力。
『柒』 如何加強對行政機關公務員的法律知識培訓
對行政機關公務員的法律知識培訓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實施:
一、不斷提高各級領導幹部依法決策、依法行政和依法管理的能力
1、加強行政機關領導幹部學法工作,充分發揮領導幹部在學法工作中的示範帶頭作用 ;
2、定期或者不定期對領導幹部進行依法行政知識培訓 ;
3、積極探索對領導幹部任職前實行法律知識考試的制度 ;
4、把依法行政貫穿於行政管理的各個環節,列入各級政府社會經濟發展的考核內容。
二、提高行政機關工作人員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提高行政機關工作人員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的主要措施是:
1、建立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學法制度 ;
2、強化依法行政知識培訓、教育和宣傳 。
三、建立和完善行政機關工作人員依法行政考核制度
要把依法行政情況作為考核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重要內容,定期開展對公務員依法行政能力的考核工作,並完善考核制度。
四、積極營造全社會尊法守法、依法維權的良好環境 依法行政是對行政機關及其公務員的基本要求,但營造全社會良好的環境,有利於將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建立在更加廣泛深厚的群眾基礎上。《實施綱要》明確要求逐步形成與建設法治政府相適應的良好社會氛圍。
五、《實施綱要》對公務員依法行政觀念和能力建設的發展
具體表現在:
1、《實施綱要》明確提出了公務員依法行政能力的概念,將「不斷提高行政機關工作人員依法行政的觀念和能力」單列一節,體現了公務員依法行政能力在公務員通用能力框架中的地位和對提高公務員依法行政觀念和能力建設的重視。
2、《實施綱要》總結了《關於加強領導幹部學法用法工作若干意見》實施以來的經驗,對擔任領導幹部的公務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實施綱要》在1999年國務院《關於全面推進依法行政的決定》中提出「要不斷加強對行政執法人員的教育和培訓,提高他們的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基礎上,進一步突出了教育和培訓在公務員依法行政能力建設的中的重要地位,要求實行領導幹部的學法制度,定期或者不定期對領導幹部進行依法行政知識培訓;要求建立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學法制度,強化依法行政知識培訓。
4、《實施綱要》強調把依法行政貫穿於行政管理的各個環節,列入各級政府社會經濟發展的考核內容。
5、《實施綱要》明確提出,應積極探索對領導幹部任職前實行法律知識考試的制度;建立和完善行政機關工作人員依法行政情況考核制度,並把依法行政情況作為考核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重要內容。並要求完善考核制度,制定具體的措施和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