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幼兒園安全教育與防災演練內容時間安排
安全教育、安全管理、隱患排查上報、安全演練、家校交流,應急廣播 在手機就能管理校務——校鴿雲平台。
Ⅱ 幼兒園消防安全知識培訓記錄內容
一、告訴孩子不要玩火,不要玩弄電器設備,否則會讓自己受到傷害。
二、教會專孩子認識一屬些消防標志,讓他們認識到什麼是安全出口,什麼是疏散的方向,哪些地方哪些東西不能玩,哪些東西是危險品等等。
三、教會孩子如何彎腰匍匐前進,如何保護自己。
四、教會孩子怎樣撥打「119」火警電話,怎樣報火警。
五、告訴孩子火災發生時,哪些地方不能呆,身上著火了怎麼辦。
六、告訴孩子在無法逃生時應該呆在什麼地方,如何讓消防隊員及時找到他們等等。我們還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層次,適當的教會他們更多的消防知識。
七、家長必須身體力行,從自身做起,做孩子的榜樣。家長是孩子第一任啟蒙老師,也是最重要的一任,在孩子眼裡,父母是自己心中的偶像,是崇拜的英雄,家長的一言一行都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孩子。因面平時家長就要注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做孩子學習的表率,不要把報紙、雜志之類的可燃物放在爐子、加熱器、暖氣機等近旁;不要把正在燒、烤、煮、蒸的東西置之不理。
Ⅲ 防地震安全知識有哪些
1.如果在平房裡,突然發生地震,要迅速鑽到床下、桌下,同時用被褥、枕頭、臉盆等物護住頭部,等地震間隙再盡快離開住房,轉移到安全的地方。地震時如果房屋倒塌,應呆在床下或桌下千萬不要移動,要等到地震停止再逃出室外或等待救援。
2.如果住在樓房中,發生了地震,不要試圖跑出樓外,因為時間來不及。最安全、最有效的辦法是:及時躲到兩個承重牆之間最小的房間,如廁所、廚房等。也可以躲在桌、櫃等傢具下面以及房間內側的牆角,並且注意保護好頭部。千萬不要去陽台和窗下躲避。
3.如果正在上課時發生了地震,不要驚慌失措,更不能在教室內亂跑或爭搶外出。靠近門的同學可以迅速跑到門外,中間及後排的同學可以盡快躲到課桌下,用書包護住頭部;靠牆的同學要緊靠牆根,雙手護住頭部。
4.如果已經離開房間,千萬不要地震一停就立即回屋取東西。因為第一次地震後,接著會發生餘震,餘震對人的威脅會更大。
5·如果在公共場所發生地震,不能驚慌亂跑。可以隨機應變躲到就近比較安全的地方,如桌櫃下、舞台下、樂池裡。
6.如果正在街上,絕對不能跑進建築物中避險。也不要在高樓下、廣告牌下、狹窄的胡同、橋頭等危險地方停留。
7.如果地震後被埋在建築物中,應先設法清除壓在腹部以上的物體;用毛巾、衣服捂住口鼻,防止煙塵窒息;要注意保存體力,設法找到食品和水,創造生存條件,等待救援。
Ⅳ 幼兒安全教案:防災知識(地震,防火,雷電)
活動目標: 1、通過演習,訓練教師和幼兒在地震的狀況下根據幼兒園的環境有序地通過安全疏散通道。 2、教育幼兒遇到地震時能聽從老師和成人的指揮,做出基本的自救行為。 3、培養幼兒防震減災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活動准備: 1、錄像和圖片 2、了解地震中自救的基本常識。 活動過程: 一、感受地震給人類帶來的災難. 1、講述地震來臨時的情況。 看錄像 提問:小朋友看了什麼?(幼兒回答如:幼兒說說自己的見識和感受) 再看一遍錄像 知道遇到地震時不要慌,要聽從老師的指揮,有序地撤離可以避免危害的發生。 那地震來了我們要怎麼辦?(幼兒討論) 2、看錄像(ppt) 人們安全撤離的圖片(錄像) 二、教幼兒安全有效的撤離 1、學習正確的撤離動作. 提問:我們撤離的時候如何在運動的過程中保護自己?幼兒討論尋找最有效的保護方法。(雙手抱頭、上身向前彎曲,快速撤離) 2、出示班級撤離圖(後門到操場空曠的地方) 觀察並找出班級在緊急情況下撤離的路徑和位置。引導幼兒討論:為什麼撤離時要走圖中標注的路徑?使幼兒了解圖中標注的撤離路徑是離戶外安全地帶最近的一條通道。 3、啟發幼兒講述撤離方法和注意事項。如按順序,不擁擠;聽老師的指揮等。 4、組織幼兒"實戰演習"。演練室內避震及緊急撤離。如幼兒在撤離情況下出現擁擠、用時過長等情況,教師帶幼兒查找原因,再次演習,使幼兒掌握正確、快捷的撤離方法。 三、讓幼兒了解防震減災的一些基本常識。(圖片) (1)大地震的危險振動期大約只有一分鍾。強裂地震發生時,在家中的人可暫躲較堅實的傢具如床、桌旁邊(注意不是下面)、或躲在跨度小、剛度強的小房間暫避,如廚房、衛生間等處。主震後應迅速撤離到戶外,撤離時要注意保護頭部,可用枕頭等軟物將頭部護住。要注意關閉煤氣,切斷電源。住在高層建築里的人不能使用電梯,也不要跑到陽台上,尤其是不能跳樓。 (2)正在上課的學生和幼兒園的小朋友應躲在課桌和小床旁邊(注意不是下面)。要聽從老師的安排,不要亂跑。在影劇院或其它公共娛樂場所的人們應因地制宜躲避到舞台下、樂池、桌子、櫃台兩側,保護好頭部,切不可一齊擁向出口。 (3)車上的乘客要抓住座椅或車上的牢固部件,不要急於下車。正在運行的車輛應減速停車,設法停在開闊處。 (4)如果正在過橋,則要緊緊抓住橋欄桿,主震後立即向靠近的岸邊轉移。 (5)在街道上行走的人員不要在狹窄的巷道停留,不要躲進電線、變壓器、煙囪及高大建築物附近。 (6)人還應該遠離石化、化學、煤氣等易燃有毒的工廠或設施,如遇到引起火災或有毒氣污染時,應迅速向上風方向撤離。
Ⅳ 幼兒園教師消防安全知識培訓內容
一、幼兒園火災常見隱患及火災預防
(一)常見火災隱患
l、房門不暢通(門背後常有堆積大量雜物)或只開一個門;
2、使用大功率照明燈或電熱器及使用火爐取暖跟易燃物過近;
3、違反操作使用電子教具,造成瞬間負荷過大或電線短路;
4、線路老化或超負荷工作;
5、不按安全規定存放易燃物品;
6、其他安全隱患。
(二)常見火災預防
1、幼兒教室火災預防
(1)學校要對教室電線進行定期檢查,及時更換老化電線,防止超載引起火災;
(2)定期清理教室內堆放的雜物及其他易燃物品;
(3)一旦發生火險火情,在場老師要迅速判斷起火原因,採取果斷措施,切斷火源,有效控制火勢蔓延擴大,等待救援;
(4)立即撥打報警電話救助:
(5)穩定幼兒情緒.組織幼兒迅速撤離,撤離過程中防止發生擁擠踩踏。
2、幼兒寢室火災預防
(1)定期進行安全檢查,嚴格遵守用電制度,嚴禁私自亂接電線或擅自變動電源設備,離開宿舍要切斷所有電源;
(2)嚴禁在樓內焚燒雜物;
(3)不準攜帶易燃易爆和危險化學品進人宿舍;
(4)不準使用「熱得快」、電熱毯;
(5)不準使用酒精爐、煤油爐、煤爐等燃器具;
(6)不準佔用和堵塞疏散通道;
(7)不得人為損壞滅火器具和消防設施;
(8)一旦發現火險火情,管理工作人員要採取有效措施迅速切斷火源,使用自備滅火器具進行滅火自救,防止火勢蔓延擴大:相關人員應立即組織幼兒有序撤離,防止發生擁擠踩踏;
(9)立即撥打報警電話。
二、火場逃生基本常識
一場火災降臨,在眾多的被火勢圍困的人員中,有的人葬身火海,而有的人卻能死裡逃生,倖免於難。這固然與火勢大小、起火時間、起火地點、建築物內報警、排煙、滅火設施等因素有關,然而更重要的是要看被火圍困的人員在災難臨頭時有沒有避難逃生的本領。
(一)火場逃生的原則
火場逃生的原則是:安全撤離,救助結合。
(二)一般建築火災逃生方法
一般建築是指非高層和地下建築的場所,發生火災時的逃生方法。
1、利用疏散通道逃生
每個建築按規定設有室內樓梯、室外樓梯,有的還設有自動扶梯、消防電梯等,發生火災後,尤其是在火災的初起階段,這些都是逃生的有效途徑,在下樓時,應抓住扶手,以免被人群撞倒、踩傷。
2、自製器材逃生
建築物發生火災後,可利用逃生的物品來源比較多,要學會隨機應用。
例如:將毛巾、口罩捂住口、鼻,可當成防煙工具;利用繩索、布匹、床單、地毯、窗簾的連接來開辟逃生通道;利用各種勞動保護用品,如安全帽、摩托車頭盔、工作服等作為遮擋物,以避免燒傷和被落物砸傷。
3、利用建築物現有設施逃生
發生火災時,如果上述二種方一法都無法逃生,可利用落水管、房屋內外的突出部分、門窗、建築物上避雷線(網)逃生.或轉移到安全區域。利用這種方法時,既要大膽又要細心,否則容易出現傷亡。
4.尋找避難處所逃生
在無路可逃的情況下,應積極尋一找避難處所。如到陽台、樓層平頂等待救援,選擇火勢、煙霧難以蔓延的房間,如衛生間等,關好門窗、堵塞間隙,房間如有水源,應立即將門、窗和各種可燃物澆濕,以阻止或減緩火勢和煙霧的蔓延速度。無論白大或夜晚,被困者都應大聲呼救或揮舞白色毛巾等,不斷發出各種呼救信號,以引起救援人員的注意,幫助自己脫離困境。